近期,连续晴热天气导致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面对这一紧急态势,遂昌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各项举措,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火源管理好,火灾必定少……”早晨七时,垵口乡神龙谷景区入口处,红外摄像头随着车辆驶入自动转动,同步响起的防火警示广播响彻山谷。“这套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人员、车辆出入动态,还能自动触发预警语音,同时完成监控和宣传两项工作。”垵口林业工作中心站站长龚征宇介绍,作为山林面积有21万亩的生态重镇,该乡创新“卡点监控+智能警示”模式,在12个林区重点入口安装可视化监控系统,将传统卡口升级为智慧防火前哨。此外,针对山区村落分散、地形复杂的特点,该乡还与毗邻的5个乡镇签订《森林消防联防协议》,通过建立火情通报、联合扑救、资源共享等机制,构建“30分钟应急救援圈”,形成“一处火情、八方响应”的联防格局。
在蔡源乡,森林防火工作同样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老李,田里秸秆烧不得,一点火星子都可能引发山火!”护林员叶兴会在巡查中及时劝阻了一起村民焚烧秸秆行为,他介绍,作为全省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试点乡镇,该乡将辖区划分为10个防火网格,实行“山头包干”责任制,配备4名专职护林员和10名网格员开展全天候巡查,并在清明等重要节点落实乡干部全员驻点下沉工作机制,防患火情于未“燃”。
“防火关键在管住人。除了创新编排方言版防火顺口溜、利用‘村村通’广播和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防火知识之外,乡里还定期组织开展防火应急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叶兴会说,多措并举之下,村民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全乡火情发生率大大降低。
除了“联动化”防控和“网格化”管理,智慧系统的应用也为森林防灭火工作注入了新动能。走进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协调指挥中心,智慧大屏上显示着县城范围内各个林区的实时动态,工作人员通过适时调整画面角度巡查山地林区。
据了解,面对林区地形复杂、人力巡查难度大的挑战,遂昌创新引入“智慧警务”模式,整合视频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无死角监管,确保能快速准确定位火情及相关证据。“依托这个模式,我们已建立起‘5分钟响应、15分钟到场、30分钟处置’的野外用火事件闭环处置机制。今年以来,及时发现并处置野外违规用火案件50起。”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尹文涛介绍。
从智慧前哨到联防网格,从空中无人机到鹰眼系统,多重防线正为遂昌的绿水青山织就严密防护网。“森林防灭火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将持续探索低空无人机在处置野外用火、巡检采集、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完善‘高空鹰眼视巡+机巡+人巡’的立体监管机制,同时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巡查频次和管控力度,多措并举抓实抓细森林防灭火工作。”遂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沈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