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县(市、区) >> 开发区
丽水经开区危化行业实现六年“0事故”
发布日期: 2021-09-14    16:37 浏览次数: 来源: 丽水市应急管理局

2015年9月,丽水经开区某危化生产企业发生火灾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和较为劣的社会影响。安监局吸取事故教训,结合经开区危化行业发展实际大胆探索、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安全风险的辨识和评定、警示和管控、监管和排查、治理和应急、打非和治违等多项工作,积极有效的管控了安全风险,实现了经开区危化行业“0事故”。

一、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风险等级

近年来,经开区安监局组织评价单位编制了《开发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对辖区产业现状及安全状况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在这个基础上,经开区安监局指导园区内危化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的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此外,经开区安监局积极推动企业根据各自企业的《安全评价报告》使用风险日志管理工作平台,在建立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危化企业安全风险摸排和数据录入工作,形成了本区域安全风险数据库与安全风险分布地图,基本掌握了各种安全风险点。

二、实施安全风险警示,加强风险源头管控

经开区安监局推动相关企业在对安全风险辨识和评定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企业管理人员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安监局通过各种方式督促企业做到风险层层研判、风险公告签字承诺、风险防控行之有效。对未及时录入风险管控信息、未进行风险承诺公告的企业进行通报处理并责令企业对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制度查漏补缺。安监局还要求企业建立相关的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隐患排查,经开区安监局已经推动全区危化生产企业进行了数轮隐患排查自查自纠工作,并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的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化和经常化。此外,开发区危化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率已经超过90%,基本完成涉及氯化等高危工艺装置全流程自动化化改造工作。

三、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完善隐患排查体系

丽水经开区根据《开发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对全区的企业根据安全风险等级进行了分级分类,在执法检查中其中对重点监管的危化生产单位每年至少四次以上执法检查;一般监管的危化生产企业每年三次以上日常执法检查;危化经营单位每年至少二次以上执法检查。每次每次执法检查都积极做好方案,抓好工作部署和任务落实,全面推进各危化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管控安全风险。

四、强化应急体系建设,遏制事故发生蔓延

经开区安监局积极推动修订了《开发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发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开发区应急救援手册》,以与《开发区社会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相衔接,并督促要求区内重点企业应急预案与经开区应急预案体系相衔接,构建完善全区的应急预案体系。近年来,开发区高度重视化工安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组建了全市首支化工安全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全区范围的大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20次,采取政企共建的方式,建成了气体防护站、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等一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其中全市首个化工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正在建设并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另外,开发区企业浙江闽峰化学公司化工应急救援队也将作为丽水市唯一一只代表队参加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大比武。

五、强化打非治违,督促落实责任

近年来,安监局强化执法工作力度 ,重点打击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行为,持续强化对危化企业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为的集中整治工作。近年来,安监局查处涉及危化案件23起,处罚金额度58.5万元;整治危化企业未落实主体责任行为3件,共处罚金8万元。特别是2021年以来,开发区在危化领域,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10家次,下达限期整改文书43份,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10分,对8家生产经营单位或者个人的安全违法行为予以立案处罚,目前已经发处罚决定书7份,处罚金额累计已达27.85万元。打非治违工作的有效推进极大的震慑了潜在的危化行业的非法违法行为,规范了危化行业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2020年12月23日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首次获得省级认定,这将为开发区危化行业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丽水经开区安监局还将引入第三方社会化监管力量,着眼于降低危化行业整体风险程度,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建立化工行业安全发展保障机制,全面夯实危化行业安全发展基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