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县(市、区) >> 缙云县
缙云县“五措并举”筑牢强降雨安全堤坝
发布日期: 2024- 07- 03 10: 25 浏览次数: 来源: 丽水市应急管理局

近期,受梅雨带影响,连续性强降水影响缙云县全境,为进一步做好当前梅雨强降雨和洪涝防范工作,缙云县“五措并举”加强强降雨防范工作,筑牢强降雨安全堤坝。

(一)提级响应,全员应急备战。缙云县坚持提级响应,始终以最严措施应对强降雨影响,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6月11日11时,县气象台即发布强降雨消息后,县防指立即调度部署,14时30分同时启动防汛和地质灾害Ⅳ级应急响应;6月17日8时30分,提升至防汛和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按照“333”强降雨防御工作要求,及时发布预警和叫应叫醒关键责任人。本轮强降雨期间,共计发布预警12次,叫应叫醒各类基层防汛人员2.4万余人次。县防指办以及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各相关部门共发布预警提示短信55万余条,部门、乡镇(街道)、村社以“预警”为令,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各项防御应对工作。

(二)排查隐患,守牢安全底线。缙云县县防指要求各条线对照清单,加密巡查排查风险点位隐患,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并报告,对全县222处山洪重点防御村落、408座重要山塘水库、207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472处,农村隐患房屋进行一一排查。共发动基层巡查人员8000余人次,发现隐患78处,已整改41处,落实临时度汛措施37处。

(三)生命至上,妥善转移安置。15日全县181个避灾安置场所全部开放,避灾场所提前做好食物、床被、应急照明灯等救灾准备工作,其中30个避灾安置场所有人员转入使用,共转移安置242户406人。在精准预警下,2户2人提前转移,成功避险,全县零伤亡(6月17日凌晨3时左右,新建镇新联村西青头自然村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因措施到位,1户1人村民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成功避让了人员伤亡;6月15日15时,七里乡邢川村发生房屋倒塌,因巡查到位,提前转移群众,1户1人村民提前转移至避灾安置点,成功避免人员伤亡)。

(四)上下联动,层层压实责任。启动防汛应急相应响应后,缙云县全面落实“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机制,全员在岗备战。县委书记、县长坐镇指挥、亲临一线、通宵达旦抓落实,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头赶赴18个乡镇(街道)一线督导;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全员在岗,252个村村双委干部、452名山塘巡查员、161名地质灾害巡查员、253名山洪灾害预警员等基层网格第一时间进岗巡查;2.6万余人党员干部、基层群众迅速发动,一线参与防御抢险。

(五)乡自为战,提升主动防御。结合缙云县“乡自为战”工作规则和乡镇自主响应工作制度,五云、新建、新碧、大洋、七里结合雨量启动防汛自主初级应急响应;舒洪、双溪口、溶江、胡源启动防汛自主中级应急响应,掌握了防汛主动权。各乡镇(街道)迅速贯彻落实县防指要求,以乡镇为单元,全面开展巡查、值守等各项防御工作。2024年6月13日,浙江省缙云县仙都街道铁城村梅宅自然村猫头塘山塘坝脚发生管涌并带有泥沙,存在较大风险,仙都街道灾害信息员巡查发现后第一时间通过灾害风险隐患系统上报。县乡两级快速反应,应急联动抢险,及时降低水位,坍塌处粘土回填,及时排除险情。这是各乡镇(街道)、村社积极认真落实防汛防台职责,积极发动群众群防群治的典型案例,是“乡自为战”能力的生动体现,“自主响应”“乡自为战”已成为缙云县平安度汛的重要保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