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在全省安全发展工作会议上,景宁县委书记翁志鸿从省领导手中接过了“安全发展铜鼎”,这是我省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最高荣誉,也是我县拿到的第3座鼎。在此之前,景宁已荣获二星平安金鼎、大禹鼎银鼎。
这尊沉甸甸的“安全发展鼎”,凝结着全县上下多年的努力和付出,既是对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除隐患、防事故、保平安”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自然灾害领域零伤亡。

抓“关键处”,治理隐患,安全生产防线不断巩固。我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晾晒考核、媒体曝光、督导检查等工作机制为抓手,高标准、严要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通过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在重点项目指挥部设立安全生产科,将安全监管贯穿项目“全过程”;通过建立清单式销号机制,实现隐患整改“全闭环”,凝聚全县合力扫清了各领域安全隐患监管盲区。2023年,成功破解了老钢铁厂和老造纸厂两个区块历史遗留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抓“薄弱处”,强化保障,防汛防台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持续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有效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高效运行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机制,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扎实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全县防灾减灾责任不断压实。2023年,全县完成防汛演练44场,参演1877人次,参与防汛知识培训1693人次,防灾减灾责任人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得益于乡、村两级干部巡查到位、预警及时,成功处置了2022年6月22日澄照乡翁边自然村山体滑坡事件,使14户33名村民提前转移避险,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全面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137处。

抓“紧要处”,联防联控,森林防灭火能力不断增强。我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45%,村民居住区域周边易燃针叶林比例高,森林防灭火责任重大。一方面,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在全县21支乡镇(街道)半专业队伍的基础上,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润森森林消防队伍和三个片区专职消防队伍,有力提高了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全县人口分布情况,以各村联建形式,在21个乡镇(街道)开展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技能培训、完善基层防灭火管理制度、配齐灭火装备,实现“135”基层防火救援圈。特别是在森林防火关键时期,依托护林员、应急管理员、网格员对林区、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巡查、宣传,确保野外违规用火得到有效控制。
下步,我县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安全生产“遏较大、降一般”为目标,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不断打开景宁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景宁走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提供坚实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