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乡镇(街道)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建设启动以来,松阳县主动谋划,在玉岩镇和象溪镇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强装备、强基础、强责任、强机制、强队伍、强应急“六强”工程,以优化装备、强化责任落实、创新完善机制等措施为抓手,进一步实现组织健全完善、责任全面落实、基础牢固夯实、风险精准管控、救援高效有序、运行保障有力的基层森林防灭火工作体系。
一是聚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完善组织责任网,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乡镇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森林防灭火第一责任人,乡镇森防指和林业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乡镇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森林防灭火工作负领导责任;用好考核“指挥棒”,建立行政村三色警示考核机制,根据护林员履职情况、违规野外用火、森林火情火灾次数等情况,分别发出黄色、橙色、红色警示,并在年度考核中扣分。
二是聚焦关口前移、源头管控,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网,夯实森防基层基础。全面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生态防火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制定试点乡镇林区防灭火应急道路网络建设方案,新建林区道路9条、清理林区道路6条,加强自然供水条件不佳的林区引水基础设施配置,试点乡镇共安装了74个森林消防水桶,形成了“合理水源供给圈”,为持续推进森林管控设施规范化建设,建成临时检查卡点32处,安装宣传牌、林长制公示牌等67处,设置声光电警示装置8处、林区应急广播67处,重要林区进出道路路口安装视频监控17套。
三是突出“三防”协同、精准防控,健全完善火险防控网,筑牢森防安全底线。建立“技防+人防+物防”工作机制,全面织牢空、地、人立体森林防火监测网,在森林防火重点时段通过无人机高空巡护、日常地面林火视频监控点24小时监测,同时在乡镇高风险重点林区设立铁塔AI监控,构建铁塔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系统,有效替代人工瞭望,实现大范围、远距离实施监控林区动态,做到自动识别火情告警,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底线。
四是着力队伍建设、优化扑救力量,健全完善应急救援网,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古市、象溪、大东坝、玉岩、应急蓝天等五支区域性综合救援队伍,作为县级核心的救援力量,辐射周边乡镇,形成“15分钟”救援圈;根据乡镇本辖区特点,编印乡镇森林火灾扑救手册,明确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流程及应急救援队伍职能分工,制定森林火灾扑救基本战法;各镇配备满足50人以上同时参与扑火行动的装备,配备消防车2辆、应急皮卡车2辆、对讲机15部、高压水泵(含便携式)16台、风力灭火机38台、油锯(割灌机)22台、水带9900米、发电机28台、铁锹62把、三号工具270把。
五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教化引导群众,健全完善立体宣教网,加强宣传引导。县森防指办组织试点乡镇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和“3.19”森林消防宣传日活动,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进校区、进社区、到农村活动,2023年上半年共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1600余份,宣传小册子500余本,印有防火宣传标语的环保袋、围裙各500余份,盒装纸巾200余盒,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春节、清明、冬至等祭祀用火集中时段,春耕秋收农林事生产用火高发时段以及“五一”、“十一”等旅游集中时段,在进山路口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卡检查。镇村干部与被宣传人现场签字背书,确保宣传不落一人,通过以案说法,充分发挥宣传警示效果。
六是深化数字赋能、智能联动,健全完善数字智治网,赋能基层末端应急。整合镇域数字化建设功能,截至目前,试点乡镇共安装视频终端2套、视频监控48个,配备无人机2台、单兵2部等可视化装备,强化精密智控;巩固“161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成果,标绘辖区森林防灭火形势图,标绘监控点位、储水点位、水体信息、上山道路、山体高程等综合性信息,并实行动态更新,全面赋能基层末端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