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县(市、区) >> 景宁县
景宁县全力打造具有山区特色急流水域救援培训基地
发布日期: 2023- 11- 27 20: 29 浏览次数: 来源: 丽水市应急管理局

近年来,景宁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县红十字会、县消防等部门全力支持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急流水域救援培训基地,发展水域救援培训产业,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推动了区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良性循环,为山区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一、因地制宜 突出优势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景宁县大均乡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瓯江支流小溪流域横贯全境,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而且水流形态丰富,有9种天然急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急流训练场,吸引到省内外诸多水域救援专业队伍前来开展培训。

2020年,利用一流生态环境和水域特色,建立全省首个国际急流水域救援培训基地,建成水域救援科教馆,引入了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模式,水域救援培训产业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基地设置了7个急流训练区、1个天然静水泳池、1个沸腾线实训场景,为水域、舟艇救援技术科目提供了天然训练场所。基地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设有生活区、综合保障区和装备集结区等功能区,可同时容纳130人集中培训。

2022年12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文批复,在浙江景宁大均设立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并命名为中国红十字(浙江)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景宁水域训练中心。今年6月,丽水市首家综合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大均乡综合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建成、省消防救援总队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在大均乡正式挂牌。目前,大均急流水域救援基地已成为国际搜救教练联盟、浙江逆浪救援等四大体系和国家红十字会、省消防总队、省红十字会、应急和社会救援团体等单位永久性培训基地,获得国家、省、市救援培训基地称号19个。

二、需求导向 丰富内涵 救援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溺水事件频发,应急救援工作极为重要。大均急流水域救援基地一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断优化救援培训课程。目前,培训课程涵盖了政治教育、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测试、V型活饵救援、Y型活饵救援、充气式动力救援艇驾驶技术等实用性强、贴合救援实际的课程。培训中,增设师生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用结合度。与此同时,大均乡根据学员需求,推动专业水域救援培训模式不断向中小学生水域安全夏令营培训、亲子研学等领域拓展。救援培训使学员掌握应急救援程序和方法,锻炼了对水上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协调作战能力,提高了县域防灾减灾水平,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助力行业整体素养的提升、推动急流救援行业秩序规范与行业管理有序运行,进一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从2020年7月开始,两山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景宁大均两山生态发展公司等联合,编写出以大均水域救援基地为基础的全国首个《急流救援培训基地建设规范》和《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并于2022年9月正式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急流救援行业标准的空白,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法定依据。

三、体旅融合 助推共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化

水域救援产业引入和发展,直接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古街业态发展,给百姓带来真金白银。自2019年应急救援基地成立以来,特别是2020年举办了浙江民间水域救援技术交流赛后,大均急流水域救援培训基地逐步了成为了省内外的水域培训的首选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水域、山地、小流域、应急救援培训265余批次,培训学员超13000人次,举办省级以上救援培训赛事4场次。培训有效破解乡村旅游淡旺季的瓶颈,为村里的民宿、农家乐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客源,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依托水域救援培训产业带来的“名气”,聚集人气,助推景宁全域旅游发展转型升级,让好山好水好空气的价值沉淀到景宁乡村文旅产业中。围绕水域培训产业,布局美食、住宿、休闲娱乐等配套项目,发展青少年研学等业态,进一步带动村民创业增收。据统计,自开展水域救援培训以来,自基地成立以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乡域村集体总收入连续三年达200万元,水资源优势真正成为富民的“源头活水”。


【打印】 【关闭】